
前言:自特朗普再次上任以来,世界一直在发生微妙的变化,特朗普的“大手”也伸到了世界各地,这不,中东的伊朗再次被特朗普“看中”。
据报道,早在上个月的4日,特朗普就已经签署总统备忘录,重启自己首个总统任期内对伊朗实施的“最大施压”政策的指令,主要措施还是在核问题以及石油问题上。
一个月后的现在,显然双方并没有达成共识,而令特朗普也没想到的是,伊朗方表示不会再外国政府的“霸凌”和“胁迫”下进入一场谈判。
对此,特朗普则表示,自己已经有两种方式来处理伊朗核问题,一个是谈判,而另一个则不排除使用军事手段。
谁也没想到,特朗普的这番话音刚落,中俄军舰纷纷驶入了伊朗境内,这是怎么回事?
伊朗核问题大事记
如果翻看伊朗核问题的历史,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,当时,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支持下,伊朗开始了核能发展计划。
不过,到1980年美伊断交后,伊朗转向自主发展,美国多次指责伊朗以“和平利用核能”为掩护,秘密打造发展核武器,并对伊朗采取相对应的遏制政策。
21世纪以来,伊朗核设施的秘密遭到曝光,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,彼时,伊朗核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,国际社会也日益担忧其军事化倾向。
2006年,中美俄英法德,提出多项协议草案,但伊朗态度反复,谈判陷入僵局,直到2013年伊朗才与六国达成临时协议。
到2015年,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,协议指出,伊朗承诺限制核活动,换取解除制裁,协议被视为外交突破,但未完全消除对伊朗核武器潜力的疑虑。
2018年,特朗普政府以“协议未限制伊朗导弹计划及地区影响力”为由单方面退出协议,恢复对伊“极限施压”政策。
而特朗普这样做的目的也很简单,特朗普重启对伊的制裁,不仅可以提升国际油价,增加美国能源出口收益巩固美元霸权地位,还能够制裁伊朗发展武器。
在拜登上台后,拜登政府愿意重新让美国加入伊核协议,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和中东各国保持的平衡关系,但美伊互信缺失。
而如今,在特朗普再次上任后,再次重启了自己曾经的对策,甚至直接上升到可能动武的境遇,而特朗普的做法还是跟之前的目的一样。
一是为了巩固美国在中东的地位,二是为了打击伊朗石油,抢占国际能源市场的份额,三是制裁伊朗核问题,不过这次多了一个四。
之前特朗普在大选的时候公开称自己上任后能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,但结果显而易见,甚至还上演了一出白宫“口水大战”。
所以特朗普也急需在外交上取得一些成绩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,调停俄乌冲突没有成功,而伊朗就成了新的目标。
但通过过去和美国的交往,伊朗走过不少弯路,这些事让伊朗明白,对美国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很危险,必须时刻保持警惕,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利益。
中伊俄海域军演
不过,就在特朗普指出如果伊朗不谈判就有必要进行军事手段的时候,中伊俄在9日当天来了次海上第五次的联演——“安全纽带-2025联合演习”。
虽然三方都表示此次联合演习不针对任何国家,且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,一是提高中伊俄三个国家的海上作战能力,二是在应对一些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时候做出相对应的举措。
但我们也能看出,该联合演习对伊朗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,对比中国和美国的做法,其国际形象差异更加明显,中国避免像美国那样频繁以军事手段威胁他国,并且致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。
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,与美国的单边主义形成鲜明对比,这种差异反映在国际社会对两国不同的评价上,也影响着各自的国际影响力。
参考资料